初踏入一個領域, 導師 (mentor)對學生的態度深深地影響了學生之後劉在這個領域的可能性和潛力
專題研究是大學生初次接觸研究領域是甚麼樣子的機會, 然而所選擇的實驗指導老師的態度能夠深深地影響這個學生未來願意繼續留在這個領域深造, 或是直接扼殺了他的可能性...當政策導向世界排名的競爭時, 每位老師都背負著研究成果與升等的壓力, 可能也忘了mentor在高等教育上是不可忽視的腳色。現在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就讀碩班第二年的Kai-Yu Chen由大專生研究的角度, 分享他對於比較台灣和美國教育態度的想法。然而不限只在學校裡的教育, Mnetor的影響力對社會新鮮人一樣深遠, 剛出社會甚麼都還在學習的新鮮人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肯定也直接受到mentor的態度左右。隨著資歷的累積, 我們都有機會成為前輩, 用我們的經驗帶領新人; 當換成是你做mentor時, 你能夠INSPIRE後起之秀嗎?
文/ Kai-Yu Chen
許多人都非常熟悉,專題生這個名詞,我所知的專題生即是在課後之餘參與對自己有興趣領域的實驗室或是研究室,研究並探討一個或是多個主題,從中習得資訊。
一般做專題的經驗往往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省示到底對該領域或是研究有沒有興趣。然而這其實分成了四個象限兩個變因的排列組合:老師的領導與學生的態度。最幸運的組合,莫過於有好的領導力的老師與勤奮努力學習的學生。然而我今天想探討的,當落於這組合之外,是不是就代表其中一方不好或不努力?我想答案並非對與錯如此簡單。
美國專題生,其實就跟台灣專題生一樣,在課後之餘進實驗室進行ㄧ個專題研究,同樣有時候得在實驗室待很晚,最大不同是,在美國多數老師注重研究結果勝過學生待在實驗室的時數,以及到底有沒有把大專生的專題當一回事,有沒有讓專題生在在專題上獲得些小小成就感。
我個人覺得老師的領導力與啟發的重要性大於學生的努力,然而在台灣,或是在其他亞洲國家,有許有些老師在追求自己的研究成就與升等過程中得失心太重,有時也頂著funding的壓力,而忘記了當老師的本分,把學生當成實驗工人,當自己在實驗室時最好也看到學生乖乖待在實驗室,data好當然開心,data不好開始指責學生不努力,說對實驗室沒有貢獻,就算學生做了很多實驗有了很多結果,最後還是還是歸功給老師自己跟學長姐,無法參與論文的發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會開始思考自己在實驗室的重要性跟在研究上的成就感。在美國,你做了多少事,就會有多少回報,你參與了paper的一部份,你的功勞很難被剝奪。沒錯,學生得要有好的態度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過程中得學習獨立做實驗,不懂看paper或問問有經驗的人,但是對一個對實驗環境還很陌生的學生來說,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喜歡實驗環境在此時就顯得重要,ㄧ張白紙,好與壞,看拿畫筆的人怎麼發揮。當一個學生做一做實驗後消失了,一般老師或其他人可能會直覺性覺得是這個學生沒有為自己負起責任,懈怠,不認真等等負面形容詞不知不覺標記在這些學生身上。那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學生沒有把實驗室當priority?在台灣,學生表現不好似乎是學生的問題,在美國,學生表現不好,多數人會認為是老師的問題。許多學生對於研究的熱情,在如此體系下漸漸地被扼殺,有時做研究變成一份只是不想讓老師不開心的工作,惡性循環,老師想衝發表學生不想讓老師不開心,研究成果的品質自然有限。
台灣學生做實驗技巧或研究能力不會輸給美國學生,然後美國學生在做研究時往往充滿著熱情,對自己的研究非常有自信與充滿想法。一樣皆是由大專生重零開始,多年後竟是大大的不同。在美國老師鼓勵學生飛,多多嘗試。似乎在亞洲文化,有些老師缺人手,喜歡奴性強的學生,間接強留學生繼續升學似乎不是件不合理的事,學生學習後想離開出去闖闖闖不得,可能得不到推薦信之外,不好的名聲也會散播到其他老師或業界裏。
當然,台灣也是有很多很優秀很熱愛教學的教授,對學生俱有啓發性跟教育性。美國也是存在很多恐龍教授。學生在老師的同時,老師也在衡量此位學生是不適合自己。在思考台灣專題生的議題中,老師不該把學生當研究工具,學生也要有自己好的學習態度,人都渴望成功,人與人之間也是互相的,不管是學生或是老師,都會想在研究過程中得到成就感與尊重,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就顯得重要。
留言列表